所以,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本体”实际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根本”、“根源”;二是指“整体”、“统一”;三是指“应该”、“应然”。三层含义有不同的指向:一是揭示事物的根本性、根源性;二是揭示事物的整体性、统一性;三是揭示事物的应然性、应当性、目标性、价值性。值得强调的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以上三个方面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或者说是不可偏颇的,仅仅一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根本”义、“整体”义,还是“应然”义),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概念[7]。
正因为“本体”具有三层含义,所以,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实际上存在三种基本思路:其一是对世界、万物或人的根本性、根源性、本源性的研究,以此发现和确立世界最根本、最根源的存在;其二是在对根源性问题的研究中揭示出世界的本来、本然的存在,从而使世界诸现象和存在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另外一个基本内容;其三是对本来、本然存在的研究中,发现和确定包含的“应该”、“应然”意义,以指向一种圆满、完成、完善的发展性、目标性、价值性,从而达到研究世界、万物或人的最终目的。
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是一种不仅研究事物的根源性、本源性,研究整体性、统一性,而且还研究事物的应然性、应当性、目标性、价值性的理论形态。不过,以上三种思路在具体的研究中往往并不截然分离,而是构成一个相关的、一致的问题、内容或视域,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有子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子所言的“本”无疑可以在哲学意义上理解为“本体”,即君子如果致力于本体,就可以树立起人生的基础,从而产生出“道”。这里明显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君子务本”,即树立起人生的根本或基础,这是指本体的根源性、根本性;“本立而道生”,是在“本立”的基础上产生出统一性、整体性的“道”;当然,这个“道”也最终具有应然性、应当性、目标性、价值性。其中有根本性研究,有统一性研究,也有一种应然性研究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