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拉棒子——一种蒙古人猎狐的方法,在马驰的当儿,将手中的一个微弯的带疙瘩榔头的木棒顺手投去,百发百中。源于蒙古语。
巴芹克——一种俄式皮靴。源于俄语。
别列器——一种俄式炉台。源于俄语。
笆篱子——监狱。源于俄语。
拔嚼子——走。源于俄语。
博役——勤杂工。源于日语。
喂大罗——小水桶。源于俄语。
黑列巴——面包。源于俄语。
素波——菜汤。源于俄语。
马神——机器。源于俄语。
骚鞑子——小兵。源于俄语。
布拉吉——连衣裙。源于俄语。
马葫芦——下水道。源于日语。
相比较而言,在东北方言中,外来词的数量相当可观,这也充分说明了东北方言系统是一个体系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地域文化的浸染中,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逐渐扩散,因此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蕴含在方言当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承载。
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在东北过去的历史上,伐木狩猎、采参挖矿、大野耕牧的辛苦劳作,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和严酷的气候,使得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为休养生息、调节身心,以便长期与自然环境搏战,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而水到渠成地发展出东北的民间俗文化。这俗文化包含东北原住民族天苍野阔、不受中原礼教束缚的“自然”文化因素和关内下层汉族移民带来的民间文化,是两者的融合共生。由此,在礼教纲常松弛或稀薄的“化外之地”、蛮荒之地产生的具有土性与野性的俗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带有幽默、戏谑、调侃的喜剧特征。这种俗文化的价值是通过包含了大量性内容的戏谑和发泄(比如东北被称作“死不了”的二人转)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