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生活中提取原型
生活很少为作家提供现成的故事。事实实际上往往非常乏味。基于事实的联想可以激发作家的想象力,但也容易使其成为权威,这对创作只会是有害而无益的。在《红与黑》中可以找到这种情形的经典事例。《红与黑》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但人们一般都认为其结局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不难发现。司汤达从一个当时引起轰动的事件中得到了创作灵感:一位年轻的神学院学生杀死了一个对他不满的女人,接受审判后被送上了断头台。但司汤达在他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身上,融入了大量的自我,而且不仅仅是他自己,还加入了他想成为却不幸地意识到自己并未成为的样子。他创造了一个最有趣的小说人物之一,并且他用全书四分之三的篇幅,让于连的行为看起来具有连贯性和真实性。但随后他发现自己被迫又回到了曾激发他灵感的事实中。他只能通过使小说主人公的行为与其性格和智力不协调来做到这一点。这样的反差会令人非常震撼,以至于你不再对其信以为真,而当你不相信一部小说时,你就不再被它吸引了。其中的教训是,如果这些事实与你小说中的人物逻辑相悖,你必须有勇气把它们抛弃。我不知道司汤达本应该如何写小说结尾。但我认为,找到一个比他所选的更令人扫兴的结尾,恐怕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