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学方面,明末计有《测量全义》10卷(1631年)、《大测》(1631年)、《割圆八线表》(1631年)、《浑天仪说》(1636年)等译著。其中,《测量全义》第七卷,用图的形式介绍了正弦、正切、正割、正矢、余弦、余切、余割及余矢八线。第十卷论述平面三角的基本公式,还论述斜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及半角公式等。西方三角学的传入,也推动了我国的数学研究工作。清代的梅文鼎就在研究《测量全义》的基础上,撰写出《平三角举要》一书,为我国三角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此外,《测量全义》书中的球上三角形,《日躔历指》的曲线三角形,以及汤若望的《浑天仪说》的曲线三角形等,还介绍了球面三角学的知识。
西方物理学知识的传播 明末西方传教士通过译述书籍,已开始将西方一些物理学知识零星地传入中国。天启七年(1627年),明人王徵与传教士邓玉函合作译述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刊印,这是第一本详细介绍物理学力学与有关机械的译书。全书共三卷。卷一“重解”论述力学的性质、应用及重心、比重等原理。卷二“器解”阐述各种机械包括天平、杠杆、滑车、轮轴、螺旋(藤线)及斜面的原理与应用。卷一与卷二是力学的理论部分。卷三“图说”介绍起重、转重、取水、转磨、代耕等各种机械原理的应用。据惠泽霖(H.Verhaeren)考证,卷一与卷二多取材于西门·司太芬(Simon Stevin)的一部著作,其书名为“Hypomnemata Mathematica”,此书原藏耶稣会士的北堂图书馆内。卷三则取材于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师味多维斯(Vitruvius)的《建筑术》(De Architectura)一书,此书原也收藏于北堂图书馆。卷三则多数译自意大利工程师与机械师剌墨里(Del Capitano Agostino Ramelli)的“Le Diverseet Artificious Machine”一书。《奇器图说》一书在清代得到传播,并产生一定的影响。书中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如“力”、“重”、“力艺”等,至清末仍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