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课程一词形成于唐代,但它的意思在当时跟学校中的“功课”、“课业的进程”相去甚远。在这个意义上首次使用“课程”一词的人,应该是南宋的著名理学家朱熹。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多次谈到课程,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尝作课程,看《论语》日不得过一段”[3],等等。朱熹所使用的“课程”主要指课业及其进程,在例句中,“看《论语》”说的是课业,“日不得过一段”说的是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课程”的意义已非常相近。
课程在词源上的这种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唐宋以来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学校体制的完善促进了课程概念的发展,在随后的明、清直到近代,课程的使用范围越来越集中于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范畴。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日趋频繁,在翻译领域开始用“课程”来翻译英文中的“curriculum”和“course”。至此,汉语中的课程的概念开始跟近代外语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对接,实现了从传统课程概念走向近代课程概念的这种发展。
在西方,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Spencer,H,1820—1903)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据《教育大词典》解释,英文“curriculum”一词源自拉丁语cursus,意思是“跑马道”[4]。课程在西方的这种古典用法跟我国唐代的用法类似,都跟学校教育相去甚远。只不过后来人们根据“跑马道”的意思引申为“跑的过程”,由此具有了过程的意义。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在当代课程论研究领域,有些西方学者对“curriculum”提出了批判,认为它在教育中强调的是静态的教育内容,而相对地忽略了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动态的经验和体验,因此,在当代的课程理论文献中,许多课程学者对“curriculum”的词源“cursus”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cursus”原意指“跑的过程与经历”,引申为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具有了动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