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名门世族集团对司马氏的代魏大业如此支持,司马懿也投桃报李:通过魏帝下诏设置州属大中正之官,“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先前每一州有数人担任州中正,而大中正则为这数名州中正之首领,专管举州上下的各级中正官,由他一人牵头负责将各类品状上呈司徒府及选曹。魏国有幽、冀、并、青、兖、徐、扬、豫、司、荆、雍、凉等十余州,州属大中正必由各州名门世族之极盛者任之,名额也只有十余个。名门世族集团通过操纵这十几个大中正就能垄断各州的人事举荐权。司马懿这么做,进一步强化了名门世族集团的政治实权,为后世门阀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名门世族集团也自然更对司马氏感恩戴德。
司马懿死后,拥马派直接推戴司马师继父执政。魏室感到极大的威胁,由以李丰、张缉等人为首的外戚派与拥马派展开了激烈的抗争。《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记载:
(李)丰自以身处机密,息(李)韬又以列侯给事中,尚齐长公主,有内外之重。
张缉之女则为少帝曹芳之皇后。但外戚派势单力薄,很快被司马师兄弟一扫而灭。
为了震慑残余的拥曹派势力,司马师废帝立新,引蛇出洞。毌丘俭、文钦等两个地方性拥曹派势力集团果然按捺不住,闻变起兵讨伐司马氏。但司马氏“挟天子以讨不臣”,在郑袤、王肃、钟会、傅嘏、诸葛诞等拥马派名士们的鼎力支持下,迅速压平了毌丘俭、文钦的反抗,从而取得了代魏立晋的决定性胜利。